第1章 概述
1.1 有限元法的特點與發展過程
1.2 有限元法在塑性加工領域的應用
1.3 有限元法的基本問題
1.4 有限元法的發展趨勢
1.5 MSC.Marc有限元軟件的特點
第2章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論
2.1 有限元法概述
2.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2.1.2 有限元法分析計算的思路和做法
2.1.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法
2.1.4 學習有限元法所需的理論基礎
2.2 塑性有限元法分類
2.2.1 彈塑性有限元法
2.2.2 剛塑性有限元法
2.3 非線性方程組的數值解法
第3章 MSC.MARc在材料加工過程中的一些常用技術
3.1 變形的描述
3.1.1 定義
3.1.2 Eulerian坐標和Lagrangian坐榱
3.1.3 Eulerian網格和Lagrangian網格
3.1.4 Lagrangian網格畸變的處理方式
3.2 局部自適應網格細劃分
3.2.1 自適應網格細劃分準則
3.2.2 局部自適應網格細劃分的數量
3.2.3 局部網格自適應實例分析
3.3 網格重劃分
3.3.1 網格重劃分器
3.3.2 網格重劃分準則
3.3.3 網格重劃分數量
3.3.4 網格重劃分實例分析
3.4 預狀態分析
3.4.1 預狀態分析的基本功能
3.4.2 預狀態分析應用實例
3.5 重啟動分析
3.5.1 重啟動分析的基本步驟
3.5.2 重啟動分析實例
3.6 熱-結構耦合分析
3.6.1 熱-結構耦合分析的基本概念
3.6.2 熱-結構耦合分析的基本過程
3.7 小結
第4章 異型結構件增量彎曲成形有限元模擬
4.1 引言
4.2 增量彎曲成形原理
4.3 異型結構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1 幾何模型
4.3.2 單元網格劃分
4.3.3 定義材料特性
4.3.4 定義接觸條件
4.3.5 定義邊界條件
4.3.6 定義載荷工況
4.3.7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4.4 單筋條結構件變形模擬結果分析
4.4.1 單筋條結構件回彈分析
4.4.2 應變分布
4.5 單筋結構件失穩模擬結果分析
4.5.1 I形單筋結構件失穩分析
4.5.2 T形單筋結構件失穩分析
4.5.3 J形單筋結構件失穩分析
4.6 單筋結構件翹曲模擬結果分析
4.6.1 I形單筋結構件翹曲分析
4.6.2 T形單筋結構件翹曲分析
4.6.3 J形單筋結構件翹曲分析
4.7 有限元模擬對工程的指導作用
4.7.1 特征直線方程
4.7.2 自適應增量成形工藝知識庫總體結構
4.7.3 自適應增量成形工藝知識庫參數獲取方法
4.7.4 應用與驗證
4.8 小結
第5章 整體壁板滾彎成形有限元模擬
5.1 引言
5.2 滾彎成形原理
5.3 滾彎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幾何模型
5.3.2 單元網格劃分
5.3.3 定義材料特性
5.3.4 定義接觸條件
5.3.5 定義邊界條件
5.3.6 定義載荷工況
5.3.7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5.4 整體壁板滾彎成形模擬結果分析
5.4.1 壁板應力分析
5.4.2 壁板應變分析
5.4.3 三輥作用力分析
5.4.4 回彈分析
5.5 小結
第6章 鎂合金型材繞彎成形有限元模擬
6.1 引言
6.2 繞彎成形原理
6.3 材料性能曲線測定
6.3.1 材料性能測定
6.3.2 材料的物理屬性
6.4 繞彎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4.1 幾何模型
6.4.2 單元網格劃分
6.4.3 初始條件
6.4.4 邊界條件
6.4.5 模具加載條件
6.4.6 材料的物理屬性
6.4.7 定義工況
6.4.8 定義作業參數
6.4.9 求解
6.5 鎂合金型材繞彎成形模擬結果分析
6.5.1 回彈分析
6.5.2 溫度對成形的影響
6.5 -3成形質量分析
6.5.4 創建動畫
6.6 小結
第7章 金屬軋制成形的有限元模擬
7.1 材料的變形抗力
7.1.1 冷軋變形抗力模型
7.1.2 熱軋變形抗力模型
7.1.3 M1ARC中對變形抗力模型的處理方式
7.2 軋制力能參數的計算
7.2.1 軋制力的計算及影響因素
7.2.2 MARC:計算軋制力的方式
7.3 板厚、板形、寬展的計算
7.3.1 板厚
7.3.2 板形
7.3.3 寬展
7.3.4 MARC、計算板厚、板形的方法
7.4 軋制過程溫度的計算
7.4.1 熱軋過程的基本傳熱方程與邊界條件
7.4.2 熱軋過程熱.結構耦合分析的邊界條件
7.4.3 熱軋過程熱-結構耦合在MARC中的實現
7.5 軋制成形分析應用實例
7.5.1 案例說明
7.5.2 模型的簡化
7.5.3 第一道次軋制仿真
7.5.4 第二道次軋制仿真
7.5.5 軋制過程的三維熱-結構耦合分析
7.6 小結
第8章 鎂合金板材異步軋制數值模擬
8.1 引言
8.2 板材異步軋制基本原理
8.3 板材異步軋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3.1 幾何模型建立
8.3.2 單元網格劃分
8.3.3 材料特性定義
8.3.4 接觸條件定義
8.3.5 初始條件定義
8.3.6 載荷工況定義
8.3.7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8.4 鎂合金板材異步軋制模擬結果分析
8.4.1 板材異步軋制過程金屬流動分析
8.4.2 板材異步軋制等效應變場分布
8.4.3 板材異步軋制等效應力場分布
8.4.4 板材異步軋制溫度場分布
8.5 不同工藝參數對板材異步軋制過程的影響
8.5.1 不同軋輥轉速比對異步軋制的影響
8.5.2 摩擦因素對板材異步軋制的影響
8.5.3 坯料溫度對板材異步軋制的影響
8.5.4 軋輥溫度對板材異步軋制的影響
8.5.5 壓下率對板材異步軋制的影響
8.6 小結
第9章 三輥行星軋制成形有限元模擬
9.1 引言
9.2 三輥行星軋制成形基本原理
9.3 旋軋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9.3.1 建立軋輥芯棒小車坯料有限元模型
9.3.2 幾何參數的定義
9.3.3 材料特性的定義
9.3.4 蓮接控制的定義
9.3.5 接觸體和接觸表的定義
9.3.6 初始條件的確定
9.3.7 邊界條件的定義
9.3.8 工況的定義
9.3.9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9.4 旋軋成形變形規律模擬結果分析
9.4.1 坯料三角形效應分析
9.4.2 坯料受力特征分析
9.4.3 運動軌跡分析
9.4.4 接觸特征規律
9.4.5 坯料縱向運動的變形段
9.5 旋軋成形溫度場模擬結果分析
9.5.1 旋軋成形過程的溫度場分布
9.5.2 坯料上一點的溫度變化
9.5.3 坯料橫切面溫度場分布
9.5.4 坯料切面圓周溫度變化
9.5.5 旋軋成形應變速率特點分析
9.6 小結
第10章 管材液壓成形有限元分析實例
10.1 引言
10.2 管材液壓成形原理
10.3 管材液壓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0.3.1 幾何模型
10.3.2 單元網格的劃分
10.3.3 材料特性的定義
103.4 幾何特性的定義
10.3.5 接觸條件的定義
10.3.6 邊界條件的定義
10.3.7 載荷工況的定義
10.3.8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10.4 管材液壓成形模擬結果分析
10.4.1 壁厚分布
10.4.2 應變分布
10.5 小結
第11章 渦輪盤閉模鍛造中組織演變的有限元模擬
11.1 概述
11.2 組織演變的有限元計算
11.2.1 組織演變模型
11.2.2 用戶子程序二次開發
1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3.1 幾何模型
11.3.2 材料模型
11.3.3 接觸條件
11.3.4 初始條件
11.3.5 網格重劃分
11.3.6 定義工況
11.3.7 定義作業參數
11.3.8 提交作業
11.4 結果分析
11.4.1 溫度場
11.4.2 等效應變場
11.4.3 流線場
11.4.4 組織場
11.5 小結
第12章 銅盤管退火過程溫度場有限元模擬
12.1 引言
12.2 銅盤管退火工藝過程
12.2.1 銅盤管退火工藝概述
12.2.2 銅盤管退火過程的傳熱分析
12.2.3 銅盤管退火過程傳熱學理論
12.2.4 銅盤管退火過程關鍵參數分析
12.3 銅盤管退火溫度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2.3.1 幾何模型
12.3.2 單元網格劃分
12.3.3 材料特性定義
12.3.4 初始條件的定義
12.3.5 邊界條件的定義
12.3.6 載荷工況的定義
12.3.7 定義作業參數并提交運行
12.4 銅盤管退火溫度場模擬結果分析
12.4.1 銅盤管退火溫度場云圖
12.4.2 銅盤管熱點與冷點溫度演變歷史
12.4.3 銅盤管徑向和軸向溫度分布
12.4.4 分析與討論
12.5 小結
第13章 管道對接焊有限元模擬
13.1 引言
13.2 熱一力耦合有限元法
13.2.1 熱傳導問題的控制方程
13.2.2 熱傳導問題的有限元描述
13.2.3 熱應力問題的有限元描述
13.3 管道焊接模擬前處理
13.3.1 網格劃分
13.3.2 定義幾何屬性
13.3.3 定義材料屬性
13.3.4 設置焊接路徑和填充焊料
13.3.5 添加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
13.3.6 定義工況
13.3.7 定義作業參數
13.4 后處理結果分析
13.4.1 焊接溫度場分析
13.4.2 管道焊接殘余應力
13.4.3 管道焊后變形分析